在第三屆龍泉刀劍鍛制技藝比武大賽的熱鍛現場,記者看到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拿著鐵錘,在鐵墩上敲敲打打,并指導參賽選手,格外惹人注目,圍觀的觀眾紛紛用照相機記錄下這精彩的畫面。
這位美國人的中文名叫正光,是著名的刀匠,講著一口不怎么流利的普通話。他出生在美國舊金山,從小就懷揣著一個“武俠”夢,喜歡上了刀劍。20幾歲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刀劍的制作工藝,先后跟從日本的刀匠和芬蘭的劍匠老師學習,在“刀光劍影”中走過了將近40年。
“我喜歡龍泉,不過更喜歡龍泉的刀劍。”正光用拗口的普通話配合手勢,咧著嘴笑哈哈地跟記者說,過去無意之中接觸了一些古董文物——刀劍,從古刀劍的研究中得知,它們都是出自一個叫龍泉的地方。從那時起,他便對龍泉這個城市充滿了向往。
2003年,一次偶然的機會,正光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張葉勝相識,于是就到龍泉寶劍廠學習、研究龍泉寶劍鍛制技藝,圓了多年龍泉寶劍夢。“正光幾乎每年都來我們龍泉,一呆便是十天半個月,和我們進行刀劍鍛制技藝的溝通與探討。”張葉勝告訴記者說,這次正光來龍泉恰逢第七屆中國龍泉青瓷·龍泉寶劍文化旅游節暨綠色中國行——走進龍泉活動,這可樂壞了正光。
“這把是明代的刀,這把是唐代的刀……都是我收藏的,其中收藏的幾把龍泉寶劍是我的最愛。”正光用電腦將圖片一一展示給記者看,臉上總是露出自豪的神情。正光在美國舊金山經常為博物館等文化場所提供刀劍,將自己最愛的龍泉寶劍展示給世界,積極地傳播推廣龍泉刀劍文化。